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栏目

  •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袁野;王茜;温羚;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对于辽宁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依托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应探索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有利于推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目前,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进展,但仍存在红色文化网络育人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育人平台有待进一步优化、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育人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对此,可通过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特色网络育人品牌、优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育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合作的育人模式和形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育人合力等路径,推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01期 v.25;No.12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王晓梅;谷德君;郭志宏;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的百年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相互交织、相映生辉,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又以理论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辩证发展,带领人民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了伟大历史,凝聚了中国精神,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使中华民族挺直了腰杆,实现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飞跃,使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2023年01期 v.25;No.12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

    赵野;田爱民;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铸魂育人、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本文对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统筹性、引领性、融合性等角度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系统地提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探索科学完善的路径以及长效机制。

    2023年01期 v.25;No.12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遵循

    王建东;王焱林;闫沛兴;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立足新时代,在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紧密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协调、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共同引导原则的基础上,遵循“价值—信仰”“认知—解释”“方法—实践”的理论逻辑,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使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过程、融入理性、融入方法,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大学生的理论自觉、实践行动和责任担当上得以体现。

    2023年01期 v.25;No.12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辛德万;

    红色音乐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教育价值,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红色音乐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重要价值。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教育,与红色音乐文化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入学教育存在重视和认识不够,内容和形式不丰富等问题,鉴于此,可以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结合红色音乐校史、弘扬红色音乐文化蕴含的鲁艺精神,增加丰富的红色音乐文化活动等实践,以增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23年01期 v.25;No.12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实践与探索

    刘婷婷;周娣;任淑红;崔明珠;

    本研究在明确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案例,总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模式,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深化内涵建设、探索数字化路径、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构建联动机制和建立常态化机制等策略建议。

    2023年01期 v.25;No.12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

    孙婧;刘洋;闫明;赵志方;

    志愿服务是个人或组织在自愿参加、不计回报的前提下,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行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坚持用热情和奉献践行志愿服务。随着雷锋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倡导的爱国、敬业、奉献、创新等精神成为广大大学生志愿者的信仰和追求。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机制,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健全育人体系、多渠道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创新志愿服务载体等方式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

    2023年01期 v.25;No.129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与现代管理栏目

  • 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路径创新研究

    王海龙;

    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提出新时代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面临新挑战: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创新驱动加速现代农业变革;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巨大。研究总结提出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推进面临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推动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转型:科技特派员从服务向“服务+创新+市场”转型;科技特派员来源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向社会各阶层各类人才转型;科技特派员从服务产业振兴到推动全面振兴转型。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创新的具体路径,探讨提升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质量的保障对策。

    2023年01期 v.25;No.12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发展优质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与实现“双碳”目标有效衔接

    陈亮;刘文奎;张宜军;黎伟;马连芳;丑述睿;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梳理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发展优质畜牧业为切入点,分析优质畜牧业、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的联系,提出加速构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降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甲烷排放、发展节粮型畜牧养殖业和充分发挥多方作用等发展优质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2023年01期 v.25;No.12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服务模式转变与管理流程再造

    孙朕子;闫勇;

    数字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优化创新高校财务服务模式与财务管理方式提供了可能。传统高校财务服务与管理存在职能部门彼此独立,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财务服务程序繁琐,财务工作效率较低;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内部控制不严谨;财务人员技能有待提高,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等特点与局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既面临制度、技术等方面的机遇,又面临成本、安全性和信息对接等方面的挑战。应通过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优化高校财务服务模式、变革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提升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等策略促进高校财务服务模式转变与管理流程再造。

    2023年01期 v.25;No.129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世界一流高校校友信息采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四所高校的典型案例分析

    赵哲;侯琳婕;李鑫容;

    校友作为高校教育水平与精神风貌的重要象征,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校友工作建设逐渐得到重视,但校友信息采集的实践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通过对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四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校友信息采集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校友信息采集工作的主要路径在于,更新校友信息采集理念,完善校友信息采集体系,创新校友信息采集方式。

    2023年01期 v.25;No.129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理念国际传播效能刍论

    贾雨薇;高琳琳;

    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文明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容量和资源限制而在中国提出的新理念,它昭示着中国正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内依旧面临着能源消费总量、碳的排放总量处于一个“双上升”的发展阶段。为此,目前我国就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并初显其成效。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方式和经验在国际社会的推广与传播,必将有助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发展,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借鉴。本文针对如何提升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效能,并与国际社会一道建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若干见解: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理念国际传播主体重建之路;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国际传播架构的重构之路;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思路与有效国际传播相结合的奋进之路。

    2023年01期 v.25;No.129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李晟阳;王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开发,一支文化素质高、多元化、强大的乡村实用人才队伍是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坚持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对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辽宁省乡村人才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人才体系不完善,发展载体不足等问题。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注重人才分类培养;不断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为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解决方案,确保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01期 v.25;No.129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乡村文化与社会治理栏目

  • 乡镇政府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创新

    王永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农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的行政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当前乡镇政府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以及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发展新道路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必然面临不少挑战,乡镇政府的治理重点应该放在治理理念更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能力提升和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就乡村治理现代化具体的路径而言,乡镇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治理格局,加强富民利民的治理能力,打造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2023年01期 v.25;No.129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文化开发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思考——以安徽省民俗文化为例

    刘佳佳;

    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与精髓,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分析安徽省民俗文化发现,安徽民俗文化开发保护与传承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不佳,经济产业链未成规模,内外在动力激发不足,接续传承断裂等问题,应结合安徽地区民俗特色及地域文化等进行创新路径的探寻与实践,因材施艺、因地制宜,通过文旅创新融合、开发保护齐头并进、内外在动力双向发力等策略助力乡村民俗文化内外在活力的重新焕发,合理高效利用民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01期 v.25;No.129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栏目

  • 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教师认知与教学实践

    赵洪亮;谢立勇;

    网络教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实地访谈和实践,研究显示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网络教学的实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运用平台实施网络教学,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需要在课程开设的全过程注重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面把握。高校教师选择平台时更关注平台的便捷性、功能性、多样性和稳定性。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基本规律。最后提出了网络教学平台经营和定位的发展方向。

    2023年01期 v.25;No.129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优化和改革

    薛春生;肖淑芹;吴元华;段玉玺;玄元虎;安梦楠;夏子豪;

    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研究生教育则更应注重加强学术训练,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他们投身科研融合创新活动。研究生课程优化和改革作为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建设的根本措施之一,对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众多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对提高研究生将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灵活运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存在着与本科课程衔接性差、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以及理论学习与科研应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系统地提出了重点讲授研究生所涉领域的课程内容、研究生以讲授方式参与授课、增加平时成绩、增设开放式试题等,以科研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和积极引导研究生用所学理论指导科研活动的课程改革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依托,在强化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2023年01期 v.25;No.129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刘洋;邹林林;李东泽;张喆;宋德群;刘丽霏;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重要的道德规范。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必备的道德素质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学习诚信缺失、交往诚信缺失和经济诚信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表现,从宏观教育体系失衡、中观教育体系失衡和微观教育体系失衡三个角度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从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构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探索举措。

    2023年01期 v.25;No.129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全婷婷;张玲;张华;陈永强;

    在工科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重要地位。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工科人才的数学基础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本文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通过深度融入信息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维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做到“纵横兼顾、知能并举、思政进课堂”,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创新教学过程,打造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系统性与碎片化“三维融合”的交互式课堂,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解决新形势下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创新教学评价,建立多方位全过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有效参与每一教学环节,及时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效果。创新教学的实验班与同等层次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活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23年01期 v.25;No.129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案例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食品加工过程控制课程为例

    孙希云;王月华;辛广;李斌;刘玲;

    提高课程授课质量是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途径,教学互动(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食品加工过程控制”课程为例,构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不仅有效的强化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内化,同时每一位学生可利用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将“学、论、用”有机地统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考核方式的科学化,使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的学生,表现出突出的学习成效,成绩更优异。通过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力地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中,在实现知识传承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批判思维,这对于后续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2023年01期 v.25;No.129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交互模式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影响的探索与研究

    房冰;

    随着语言习得理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第二语言教与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善。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以及高科技教学设备的使用,大大丰富了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这种外部教育环境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和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自下而上”的单一教学模式已无法激起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进程。交互式教学模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语言习得模式,在语言习得效果上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交互式学习模式起初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补充,发展至今已逐渐成为第二语言教与学的主流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使语言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将目标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设置,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既巩固了语言基本知识的输入又保证了信息输出的效率和目标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通过语言教学的交互模式,对被试对象的语言习得效果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记录,力求从统计学的角度得出结论,并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应当前阶段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以便为正确处理导与教、语言与文化、教与学、输入与理解、学习动力与学习焦虑等矛盾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3年01期 v.25;No.129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PAD+语料库”的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史红霞;何云峰;宋宇琴;

    本研究依托语料库,借助PAD教学模式进行英美文学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其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语料库与PAD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展英美文学课教学,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英美文学课“教”与“学”单向度的输出与分离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学创意写作能力等多元能力。另一方面,它改进了高校英美文学课授课模式,是深化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

    2023年01期 v.25;No.129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EM4听力部分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

    杨培绒;

    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学习日志及访谈方法,探究TEM4听力部分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认为TEM4听力部分的难度大,他们在日常英语学习中都很重视该部分;多数大学生认为TEM4听力部分对他们的学习有影响,且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但是,TEM4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的反拨效应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考试结束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高等院校及其教师应该落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大学生做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自主学习,TEM考试委员会应该考虑设立分类等级考试以确保其公平性。以期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教学的质量,使TEM4更好地为英语专业教学服务。

    2023年01期 v.25;No.129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