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草机械化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邱立春;

    在对国内外牧草机械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发展牧草业机械化的潜在市场前景,论述了发展牧草业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5年04期 38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审视

    王书文;郭福原;

    对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生态学审视,提出了解决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工程方法思路。

    2005年04期 390-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

    张艳;孙科;

    农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在确定农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内容时,首先要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环境因素。作者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因素,初步提出农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2005年04期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林业发展中忽视价值规律的误区

    陈珂;张昕祎;刘义;

    分析了中国林业深陷忽视价值规律误区的三个表现,提出了走出忽视价值规律误区的根本途径是:重视价值规律,明确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森林资源监测,实行森林资产入账;确定森林资源权属,转变各种机制,强化林业经济管理;建立和健全林产品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实行林价制度;研究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核算体系,建立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

    2005年04期 396-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问题及对策

    扈立家;李天来;

    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及生物技术支持的定时、定量实施耕作与管理的高产、优质、低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技术层面上,精准农业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工程技术集成应用于获取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中国精准农业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和孕育发展过程,面临很多困难,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中国要发展精准农业,就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加强精准农业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建设精准农业基础资料数据库,做好精准农业示范工作。

    2005年04期 400-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围封转移”对牧民收益影响分析——以正蓝旗桑根达莱镇敖力克嘎喳为例

    陈默;翟印礼;韩洪云;雷庆勇;

    退牧还草不仅涉及全民的长远利益,也直接影响到部分牧户的当前利益,如果不对这部分当前利益予以足够重视,在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找到均衡,退牧还草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是令人担忧的。本研究就退牧还草政策对敖力克嘎喳牧民的收益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指出政策对牧民收益的负面效应,并针对负面效应对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尊重市场规律和牧户意愿,坚持长期的补贴政策,加大政府退牧还草投资力度等政策建议,从而可使退牧还草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2005年04期 403-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其调节

    于丽红;兰庆高;刘丹;

    金融供求失衡是指金融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表现为金融供给大于金融需求或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中国农村金融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垄断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调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允许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内运作,政府转换职能。

    2005年04期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额信贷扶贫的交易机构创新

    侯安栋;蒋夙志;

    农村小额信贷是中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消除贫困最有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在首先明确小额信贷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种类及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扶贫效率上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机构创新的思路。

    2005年04期 41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及改革途径

    肖波;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在摸索中前进,农村信用社的作用怎么才能得到更好发挥的问题,已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本研究仅就当前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改革方向提出探索性建议。

    2005年04期 41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的契约理论及其应用

    张广胜;李旭;

    在简要介绍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角度探讨了现代企业的经济性质,即现代企业是由一种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的契约。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一套最优契约以激励缔约各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成为必要。从经理股票期权制度提供的激励看,它具有一般激励手段不具备的显著特点,能够较好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过高,以及因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机会主义倾向和专用性特点而产生的要挟等问题,因而可能成为现代企业激励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制度选择。

    2005年04期 417-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李丽滢;刘钟钦;

    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和客户选择权带来的风险,它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加强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以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这些对策是获得利率风险收益的前提条件。

    2005年04期 420-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乡镇企业会计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戴蓬军;田月昕;刘海龙;

    乡镇企业的会计管理状况,对于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辽宁省乡镇企业会计管理的组织机构、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会计管理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辽宁省乡镇企业基本设立了会计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了具有一定素质的财会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不同经营规模的乡镇企业之间会计管理水平不平衡、差异较大。大、中、小型乡镇企业会计管理,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方法和内容方面不同,会计管理的重心也不同,当前,应着力提高中小型乡镇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水平。

    2005年04期 423-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财务控制

    齐晓宁;马正凯;

    财务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财务控制在公司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从明确董事会对财务控制的重要作用、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建立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信息网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强化内部审计五个方面来完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财务控制。

    2005年04期 426-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设置初探

    张源红;

    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令人触目惊心。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建立健全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委派的总会计师为核心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以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应包含的内容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设置有关问题进行一番初步探讨,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和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005年04期 429-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企业海外欠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苗红;

    在中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欠款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远高于欧美企业,造成大量海外欠款难以追回。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欠款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目前企业海外欠款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慎重选择结算方式以及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防范海外欠款的对策。

    2005年04期 4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李青柏;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增强农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由于许多来自政策、意识形态、信息、市场、资金、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诸多问题。作者主要讨论目前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005年04期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构建教员和职员和谐关系的思考

    王贺军;

    在阐明构建高等学校教员和职员和谐关系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导致高等学校教员和职员关系不协调的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改革不完善、教员和职员相互间不理解。提出了协调好高等学校教员和职员关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高等学校领导干部要重视教员和职员关系的协调,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考虑教员和职员的平衡,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教育,突出抓好职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教员和职员的相互交流等。

    2005年04期 438-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康贝贝;王玉秀;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作者通过对相关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切实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2005年04期 44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效益的分析

    朱海宇;刘占军;刘文奎;刘亚超;

    高等学校扩招后,在对办学规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如何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便成为制约合格人才培养的“瓶颈”。人才培养成本这一智能人才造就中的投入与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这对矛盾,越来越突出地摆在高等学校面前。必须加强教育投资效益及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管理与考核,才能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5年04期 44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性质

    宗旭;于秀荣;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为了实现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学校长期的教育、管理和组织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综合文化。其具有鲜明的特征:学术自由、文化创新和真理为上;其性质表现为鲜明的教育性、文化的多元性、主动的开放性、观念的超前性等方面。

    2005年04期 447-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团体学习与学风建设

    齐春雷;戚迪明;曹军;朱宁;

    从真正有效解决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入手,作者提出了团体学习的概念,并对团体学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探讨团体学习与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的契合性,说明在高等学校中推行团体学习的可行性,并就高等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团体学习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2005年04期 450-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张政利;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建设针对性强、具有学校学科特色和浓郁文化氛围、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社会化、国际化的大学校园,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期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是:突出绿色校园的特征,提高有限土地利用效率;校园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实现传统功能区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强化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构建和打造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器;建筑单体实行模数化设计,扩大交往空间,增加信息交流场所;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创造和谐发展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2005年04期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色

    王荣山;高占山;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其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很少研究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与生态的关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与学生成长的关系以及与美的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出现了新的理念———大学园林;大学园林的概念不仅对校园规划带来新的因素,也将对校园的景观和建筑布局带来新的要求。大学“园林”不同于大学“绿化”,它更多地包括艺术、文化和历史等构成元素。

    2005年04期 456-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理论与实践

    赵裕国;谷士艳;

    对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理论、建设内容、实施步骤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沈阳农业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实践,提出作者的观点,为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

    2005年04期 458-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田爱民;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科学、规范、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任务。作者从当前现实出发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就业指导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内容形式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高等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对策,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2005年04期 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率统计虚高的利弊分析

    牛巨龙;袁素贤;方永辉;许海涛;

    目前,在统计大学生就业率过程中出现了虚高现象,影响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侵害了公众知情权,损害了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淡化就业率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的跟踪制度,从大学生就业的“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衡量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2005年04期 464-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及教育对策

    苗丽娜;

    大学生违法犯罪在高等学校正呈上升趋势,但也绝没有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由于大学生犯法的高智商性和高损失性,故应引起社会的重视。作者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特点入手,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进而找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教育对策。

    2005年04期 467-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解析女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

    张卫平;

    ;以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真实案例为样本,解析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呈现的几个新特点,从全新视角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正常发展的几个原因,在女大学生自身、管理层面、心理辅导人员等几个方面提出改善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思路。

    2005年04期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经济逻辑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潘玉昆;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呼唤诚信教育创新。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为经济逻辑在诚信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将微观均衡规律、效用最大化规律、机会成本理论和收益与责任对称等经济理论用于诚信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诚信社会责任感。

    2005年04期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互动教学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张英;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言堂”“満堂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这一特点对教学的要求。互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模式能够克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作者介绍了互动教学法的来源、形式、特点及在大修课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力图对现行的大修课教学模式有所改革。

    2005年04期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的改革思路

    于永凤;李棘;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目前,大学应用写作课程面临信息革命和市场经济两大潮流的冲击,传统的写作理论和教学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应该从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从学习思维过苹到工作思维、运用现代科技资讯手段辅助应用文教学等方面进行应用文教学改革。

    2005年04期 48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从教学要素关系看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的特色

    李建波;

    不同时代教育理念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当时代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应的教育理念就随之转变,同时遵循这一理念的教学模式也必然发生变革。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外语教育理念发生变革的产物。作者从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其教学诸要素关系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学诸要素关系的对比进行分析,指出信息化外语教授模式是基于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对教与学及其教学过程提出了新要求。

    2005年04期 484-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教学思考

    时秀梅;王洪来;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实践课,它的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一种复杂的双边活动。如何搞好基础英语课的教学,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者探讨了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应着重从哪方面入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加强师生间配合等,也提出了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适应不断发展的基础英语课的课程教学任务。

    2005年04期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郭玉华;周鸿飞;

    针对农业院校本科高年级学生英语听、说与写的能力相对偏低,提出了专业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做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听说能力;教师针对专业英语特点,把握课堂教学的讲授重点;充分利用专业英语音像资料,辅助专业英语教学;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05年04期 490-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学公共英语语篇教学模式探微

    刘梅冰;姚岚;赫易;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定位于阅读课,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过去、现在及将来都是可行的。传统的阅读教学侧重语言知识,这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但只能达到对语言的表层理解,语篇分析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从以单个词语为中心的低层次阅读提升到以短语,句子乃至完整篇章为中心的高层次阅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2005年04期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英语结构语言学及其现实意义

    李玉萍;毕凤春;

    结构主义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它由三个主要的学派组成: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和美国学派。结构语法是在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美国语言学发展只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们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中国人了解和掌握英语结构和学习英语有一定现实意义。

    2005年04期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大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途径

    王迪;

    在总结多年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多数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不同阅读目标详细论述了略读法、寻读法等英文快速阅读的主要方法和技巧,重点强调了阅读材料选择和捕捉关联词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005年04期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周剑峰;金宝莲;汪景宽;杨宇;

    通过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特点及现状分析,作者提出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管理采用现代化手段的必要性,并针对培养环节的管理需要,研发了一套基于Internet的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系统,并对完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实行管理数据标准化,实现管理规范化;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在实现研究生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时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05年04期 499-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新体验:师生在线互动

    郭丹丹;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社会的大学英语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同时也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论坛,一个强有力的交互和学习工具正放在教师和学生的手中,它正在带来新的学习体验。结合“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系统”中的“师生讨论”的实施和初步效果进行阐述,探讨网络辅助英语教学中师生的在线互动。

    2005年04期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成瘾的成因、行为表现与社会危害

    贾武力;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甚至一部分成年人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本研究对网络成瘾研究的起源及分类、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及行为表现、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危害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5年04期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食品机械设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思考

    张佰清;

    根据食品机械设备课程CAI课件的开发实践,阐述了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及其开发原则。对多媒体课件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食品机械设备课程和多媒体课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5年04期 506-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农业院校概率统计课程建设

    张阚;

    就农业院校概率统计课程建设,提出了三点看法,旨在共同探讨这一重要的问题。本着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原则,让概率统计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大学本科教学中达到理想的状态。

    2005年04期 509-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理构建观赏园艺专业花卉学教学结构

    王巨媛;翟胜;

    花卉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型课程,依照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应以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技能培训作为两条主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合理、健全、稳定、完整、全面的花卉学课程教学结构体系。

    2005年04期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蒋文春;郑秀春;贾燕;肖亦农;

    21世纪,中国已将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核心内容,以建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实行素质教育必需要先从实验教学开始。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改革传统教育思想,优化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2005年04期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激励理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佟玲;杨玉芬;张本华;

    阐述了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激励的含义和激励理论的划分;叙述了几种典型的激励理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用激励理论指导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

    2005年04期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子哲学中“忘”的诠释

    刘涛;

    “忘”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内容可展开为坐忘、相忘与两忘。坐忘立足于个体,倡导个体从“形”与“知”的困顿中超脱出来;相忘探讨个体间的关系,主张回归关系本然的虚清状态;两忘不仅试图消除人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其深层意蕴还指向忘“忘”,从而达到无己境界。

    2005年04期 518-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孔子“仁学”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

    马晓君;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仁学”思想是儒学的中心思想。中华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被视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这多与孔子思想分不开。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仁”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仁”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它的合理运用。

    2005年04期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王云平;

    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的实质,澄清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几种模糊认识,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2005年04期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余友生;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上是相统一的。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以人为本,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和完善社会动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等。

    2005年04期 52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和谐发展对师范教育管理提出的新理念

    曾金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师范教育已不适合和谐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谐发展对当今的师范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取消班主任制;回归以“小班教学为主”的师生互动互帮互助的研究性教学;与校园网络教育紧密结合,开辟多渠道的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心理育人”应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实行教学与科研共抓的教育管理;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005年04期 52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方向

    夏顺利;魏淑艳;

    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视角来探讨当前中国建立“服务型政府”问题。通过分析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深刻背景及根源,指出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方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在明确阐述“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路径。

    2005年04期 529-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浅议公务员招录工作中的认识误区

    王雪丽;李峰;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自1994年确定以来,其间从诞生到推广,逐渐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但同时,某些地方或政府部门在招录公务员时,仍然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招录门槛过高,盲目“追高攀名”;专业限制过严,重“热门”轻“冷门”;招录范围狭窄,存在地域歧视;隐性限制过多,“以人画图”不公;招录对象局限,重“应届”轻“社会”;“招”“求”地位失衡,有违“双向选择”;单位“逢招必录”,缺乏长远眼光;重视能力测试,忽略心理测试。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地分析,以期能够为政府选人用人机制的完善尽微薄之力。

    2005年04期 53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论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宣传策略

    田丹;

    突发事件是指在极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比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疫情等。对于政府,处理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有利于提高政府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反之,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损害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在突发事件下的宣传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2005年04期 536-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

    东芳;

    事实推定是推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运用民事诉讼原理,结合司法实践,对事实推定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研析。作者认为,事实推定的性质并不等同于推论,它是客观存在的,有必要将其视为推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推定不会影响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只是可转移提供证据的责任;应当严格规范事实推定的适用规则,从而使推定的事实尽可能与诉讼所追求的客观真实相符,防止法官任意推定。

    2005年04期 53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6世纪我国北方疫灾发生规律的基本特点

    李辉;

    公元4~6世纪北方地区发生了14次瘟疫和7次畜疫灾害,瘟疫的发生主要在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畜疫的发生主要在今山西、河北、甘肃、苏北地区。疫灾的发生具有稀少性、严重性、地区性、群发性和大部分由战争引发等特点。总结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末北方地区疫灾基本情况与特点,有助于为现代北方疫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2005年04期 54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分化日军俘虏的策略

    张淑香;蔡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化日军俘虏的策略,是毛泽东军事统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策略思想。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这一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促进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005年04期 54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解读编辑出版界的“任火现象”

    于洪飞;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任火在编辑专业期刊《编辑之友》上连续发表一系列编辑学研究论文,其文风飘逸,文字清爽,引起编辑同行的注意;2003年8月,他的编辑学专著《编辑独语》悄然面世,不久便告售磬,其发行之快耐人寻味;2005年6月,荟萃全国70多位编辑工作者心声的《编辑独语》的图书评论集《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出版发行,在编辑出版界引起轰动,任火及其作品产生了一种编辑文化现象,即“任火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引起编辑出版界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任火及其作品的分析和解读,给人们一个了解任火、认识任火的窗口,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产生这种编辑文化现象的真正缘由。

    2005年04期 547-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李浩;

    网络环境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图书馆员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分析了目前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的理念。

    2005年04期 552-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屈原在《楚辞》中营造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

    赵宏;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步肇开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世界文苑中也堪称独秀群芳。屈原则是世界上最早对超现实想象进行了自觉运用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一峰突起而百代不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范本。作者就此从屈原的“美政”理想,楚辞的文化土壤入手,从楚辞的艺术创作出发,谈他在《楚辞》中所营造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

    2005年04期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处乡心五处同——中国古代文学思乡主题探幽

    邢介梅;

    在中国文人的情感系统中,对故乡的思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体现在古代文学中以思乡为主题的系列作品里。作者通过对思乡主题的产生、发展、所用意象以及原因进行归纳及总结,试图探寻这一主题所负载的深层文化意蕴。

    2005年04期 558-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辛弃疾自拟女性词的文化透视

    祝东;冯永久;

    辛弃疾常以英雄自许,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中是作了大量的豪放词。但在他的婉约词作中却有部分是托女子之口吐“闺音”的词,这表面看来与他的豪放性格不符,但却有深层的文化原因。笔者试图从历史文化传统、现实文化背景和君主集权的男权主义文化等方面来对此作一番探寻。

    2005年04期 56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审视赵树理笔下的人物绰号

    孟祥武;

    从审美角度出发,探求赵树理笔下人物绰号的主要来源依据,主要包括行为举止、肖像挥写、个性语言和双关修辞。审视赵树理笔下人物绰号的基本功能,概括地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故事的妙趣横生,折射出作品的语言魅力,验证作者的爱恨情仇。

    2005年04期 564-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解构诗歌凝固的永恒瞬间——评爱尔兰女诗人古诺尔的《达芙妮与阿波罗》

    姜伟;

    当代爱尔兰女诗人努拉.尼.古诺尔的诗作《达芙妮与阿波罗》取材于希腊神话。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达芙妮与阿波罗这对神话原形进行了剖析,解读了其中的男性至上的文化内涵。

    2005年04期 567-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汉语言的“局限性”和“包容性”

    郑晓春;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构形式和语言材料几个方面列举了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说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不能无视语言的“局限性”和“包容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有机统一体,是思想、思维、文化、审美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构建和谐言语网络的产物。只有进入言语网络,“因文明道,因道悟文”,语文教学才有高效率。这是语言“局限性”和“包容性”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2005年04期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业经营用语与汉语言的规范化

    肖依虎;潘翠琼;

    以店门名和产品名称等为案例,评述了目前流行的商业经营用语。从社会语用学的视角归纳并分析了它们的类别及特点,以此阐明媒体语言的商业效应,进而提出汉语言规范化的问题。

    2005年04期 57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隐喻的本质及其文化认知

    周树江;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工具。对隐喻的认知要依赖语境,特别是作为言外语境部分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以及价值观。隐喻的产生与解读与这些因素联系密切,受到它们的制约。

    2005年04期 575-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总目录

    <正>~~

    2005年04期 57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