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看梁启超新史学思想
胡锋;
摘要(Abstract):
发轫于20世纪初的"史界革命"是近代中国史学史乃至文化史的一个里程碑。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的史学转型始于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梁启超在著作中号召建立新史学,对中国旧史学大张挞伐,论证史学的重要性,并引入进化论,倡导"史界革命"。但是,两部著作却明显带有较强的政治意味,存在难以逃避的主观性,并陷入社会进化史观的误区,这导致梁启超新史学思想带有缺憾。然而,20年后,当梁启超淡出政界,潜心治学之后,其史学观发生变化,对传统史学评价变得客观,并对早年的新史学思想做了若干反思与修正。这种转变在客观上体现出学者的政治主张对其学术思想与价值取向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梁启超;新史学;旧史学;政治主张;学术思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胡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2]葛兆光.宅兹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1:3-33.
- [3]汪荣祖.论梁启超史学的前后期[J].文史哲,2004,(1):20-29.
- [4]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22.
- [5]冯峰.钱穆《国史大纲》研究三题[J].史学史研究,2013,(4):59-70.
- [6]刘玲.乾嘉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及其表达方式[J].史学史研究,2012,(1):25-31.
- [7]赵柏田.朱棣的“清洗记忆”运动:销毁档案篡改历史记载[J].北京档案,2012,(3):52-54.
- [8]苏中立.辛亥革命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J].广东社会科学,2012,(5):94-102.
- [9]张婷姝.试评陈独秀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1):78-83.
- [10]赵家祥.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辩护[J].高校社会科学,1989,(4):30-37.
- [11]吴思.血酬定律[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269-287.
- [1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 [13]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J].近代史研究,2007,(1):1-20.
- [14]余英时.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96.
- [15]刘巍.“民心”决定论的困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56-159.
- [16]路新生.梁启超“史界革命”再审视[J].河北学刊,2013,(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