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胡一鸣1,伍旭中2
摘要(Abstract):
示范村镇建设是大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11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ArcGIS 10.2可视化工具对安徽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示范村镇在空间分布形态呈集群分布;示范村镇空间密度空间分布差异大,主体呈“南密北疏,西南密中北疏”分布,并形成以铜陵市、芜湖市和宣城市为中心的高密度核心区;在影响因素方面,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安徽省示范村镇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现代化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镇培育;大力扶持山地地区示范村镇发展;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力度。
关键词(KeyWords): 业村镇;一村一品;安徽省;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16A280);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20092)
作者(Author): 胡一鸣1,伍旭中2
DOI: 10.3969/j.issn.1008-9713.2020.04.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5). [2020-02-12]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8/zxgz/201802/t20180205_6136444.htm.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OL].(2010-01-31).[2020-02-1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528900.htm.
-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0-01-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c_1123487123.htm.
- [4] 人民网.安徽省“一村一品”全国示范单位达119个[EB/OL].(2019-10-21).[2020-03-02].http://ah.people.com.cn/n2/2019/1021/c358428-33453525.html.
- [5] 李小建,罗 庆,樊新生.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71-80.
- [6] 高更和,石 磊.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7):1165-1170.
- [7] 李小建,罗 庆,杨慧敏.专业村类型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7):1-8.
- [8] 周 灿,李小建.河南省农业专业村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4):130-135.
- [9] 向延平.我国“一村一品”地理分布与数量特征分析:兼论区域内生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 51-53.
- [10] 曹 智,刘彦随,李裕瑞,等.中国专业村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EB/OL].(2019-11-13).[2020-01-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56.p.20191113.0847.002.html.
- [11] 乔家君,李亚静.专业村集聚的空间表达[J].经济地理,2014,34(6):142-148.
- [12] 乔家君,李亚静.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测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40-143.
- [13] 吴娜琳,李二玲,李小建.特色种植专业村空间扩散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7):1303-1315.
- [14] 乔家君,李亚静.专业村集聚的形成机理:以河南省专业村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3):312-316.
- [15] 马玉玲,乔家君,刘晨光,等.专业村集聚时空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8,37(11):2259-2272.
- [16] 张哲晰,穆月英.空间视角下农业产业集聚的增收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7):19-32.
- [17] 邓 平,王志城.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5,13(1):125-127.
- [18] 谢萌秋.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及优化建议[J].上海国土资源,2019,40(4):38-40.
- [19]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72(1):116-134.
- [20] 程昌秀,宋长青,吴晓静,等.地理时空三向聚类分析方法的构建与实践[J].地理学报,2020,75(5):90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