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19;No.95(03) 361-36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论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后发展视角及方法论意义
On the Post-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 Spatial Critical Theory

王照明

摘要(Abstract):

伴随着当代空间问题的凸显和空间思想的发展,空间批判理论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发展视角构建总体性的当代空间批判理论,才能够真正释放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彻底的革命立场和批判精神。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构建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实践中,缺少后发展的视角,多数拘泥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话语权"尤为重要的当今世界,从后发展视角构建独立自主的科学空间批判理论体系有利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资本的空间批判,认清其虚伪的实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策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更好应对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空间批判;后发展;方法论;意义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首都师范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奖励计划”

作者(Author): 王照明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