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象征主义》对中西诗学术语互释的构建
杨坤;
摘要(Abstract):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将情景与灵境、含蓄与暗示、通感与契合、比兴与象征等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诗学术语进行比对互释,从而建构了中西诗学互释空间,加深了人们对中西诗学互释的理解。这既是对古典诗学的升华与发挥,也是对西方诗学的补充与完善,使中西方诗学在互释中得到融会贯通,形成超越时空的诗学概念,树立梁宗岱在现代诗学的地位。
关键词(KeyWords): 梁宗岱;象征主义;中国古典诗学;西方诗学;对比;互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10)
作者(Authors): 杨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1.
- [2]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3]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7.
-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42.
- [5](法)马拉美.现代文学研究(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87.
- [6](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6.
- [7](明)袁中道著;钱伯城点校.坷雪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85.
- [8](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8.
- [9]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