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伪满洲国傀儡军队黑色的面纱——东北作家杨慈灯军旅小说解析
王恩全;
摘要(Abstract):
伪满洲国的所谓"国军"是日本关东军协助溥仪组建训练的一支傀儡军队,是日本在东北长期实行殖民统治的工具和帮凶,但在中国现代文坛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关于这支军队却鲜有形象的描写与真实的反映。东北作家杨慈灯以其在伪满军队从军的切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军旅题材小说,以独特的内部视角和犀利的文笔,对伪满洲国军队的腐朽堕落以及种种罪恶进行了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批判,揭开了笼罩在这支傀儡军队头上那层神秘的黑色面纱。杨慈灯军旅小说的创作不仅在伪满时期的东北文坛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同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KeyWords): 杨慈灯;军旅小说;伪满军队;东北文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110)
作者(Authors): 王恩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实.杨慈灯.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2):108-111.
- [2]杨慈灯.杨慈灯文集(上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 [3]杨慈灯.杨慈灯文集(中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 [4]陈霞.被遗忘的伪满洲国文坛[J].名作欣赏,2015,(11):5-8.
- [5]黄万华.战时军营文学:中国现代军人形象的启端[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5-69.
- [6]初国卿.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与史料编年集成[M].北京:线装书局,2015:1-3.
- (1)关内伪军包括北平王克敏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华北治安军”、南京梁鸿志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绥靖军”等,汪精卫投敌后南北伪政权合并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其统辖的军队称“和平建国军”。
- (2)杨慈灯1946年在当时的北平参与创办红色报纸《鲁迅晚报》,后为躲避特务追捕,改名“夏园”,故子女以夏为姓,其后发表作品亦多以夏园为笔名。
- (3)伪满洲国军的奉天省警备军为原东北军于芷山部、王殿臣部以及李寿山部,吉林省警备军为原东北军熙洽部,黑龙江省警备军为原马占山旧部(投降后复叛再投降的部分),热河省警备军为原土匪张海鹏部,兴安省警备军为原内蒙古自治军。
- (4)据大内隆雄《满洲文学二十年》中记载,当时在伪满文坛,以写军事题材小说而著称的作家还有野鹤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