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育的新时代内涵及其实现路径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zation Path for Postgraduate Tutors
薛政;于雅洁;
摘要(Abstract):
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肩负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责任与使命,是高等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育职责,建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既是贯彻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对立德树人认识不清、教育方法不多和教育效果不好等情况,导致研究生导师育人自觉性不强,部分导师欠缺过硬的政治素质;研究生导师需要提升师德师风,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不足;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能力不足,科学育人的有效性不够。因此,高等院校以德施教,健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组织领导机制;创新学科建设体系,形成能力提升机制;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实施评价激励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选树推广机制。以德立身,研究生导师在师德建设中要强化责任意识,在教学与科研、学业与生活方面,一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帮助研究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强化研究生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在培养学术创新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关心、关注和关怀研究生的言行举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科学家精神培育,做研究生锤炼品格、创新思维的引路人。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要在组织育人中推进、在课程育人中落实、在科学研究中强化、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以德立学,研究生导师在全程育人中提升能力水平。着力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育,激发他们以德施教、言传身教,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KeyWords):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育;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师德师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SDSZ-2020-033)
作者(Authors): 薛政;于雅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A/OL].(2018-01-18)[2019-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 [5]蒋强军,林莉,刘浩.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有效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587-590.
- [6]刘志,韩雪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13-17.
- [7]刘林.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15-118.
- [8]杨守鸿,杨聪林,刘庆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7):26-30.
- [9]杨雷,张德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长效机制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2018,(12):75-76.
- [10]姜璐,刘洋,张茂仁.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