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研究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he Yongchun Bergamot Tea
欧阳春风
摘要(Abstract):
永春佛手茶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可以助力相关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升永春佛手茶的品牌识别度及竞争力,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相关区域的各种资源更加有效整合。通过研究提出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策略:明确永春佛手茶品牌形象定位;完善品牌文化形象系统,实施文化营销,以提升永春佛手茶品牌附加价值;利用禅茶文化交流平台,丰富永春佛手茶的文化内涵及完善茶文化传播体系;借助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新型传播媒介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永春佛手茶品牌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更为有效。
关键词(KeyWords): 永春;佛手茶;茶文化;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71263);; 泉州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QZLGXJ16-01)
作者(Author): 欧阳春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司飞.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1-345.
- [2]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J].莆田学院学报,2013,6(3):75-79.
- [3]王春,景庆虹.我国茶文化公关传播的意义[J].学园,2011,(12)26-27.
- [4]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12):69-75.
- [5]谢向英.福建品牌茶业发展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1,(2):16-20.
- [6]周文瀚.溪塔格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设想[J].闽南茶韵永春专刊,2009,(3):52-53.
- [7]余悦.中国禅茶文化的历史脉动[J].社会科学战线,2014,(7):103-109.
- [8]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 [9]常国山.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9,(10):21-29.
- [10]黄少平.嵊州市茶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D].临安:浙江农林大学,2012.
- [11]刘理明,陈炜泽.福建茶叶品牌传播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4):254.
- [12]谢向英.我国茶业品牌经营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C].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684-691.
- [13]孙梅红.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48-22749,22789.
- [14]宋云昌.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创新[J].企业管理,2015,(3):33-35.
- [15]余燕东.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创新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5,(1):56-57.
- [16](美)菲利普.科特勒著;卢泰宏,高辉译.营销管理(第1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