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途径The Los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 Goodness and Its Educational Solutions
王淑珍;王木昌;刘桂玲;
摘要(Abstract):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增多:网上交友的欺骗性,网上抄袭的侵权性,网上黑客的犯罪性。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增多的原因是多样的,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要纠正并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政府、社会要加强立法和约束制度;学校也要从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两课"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网络道德从他律转向自律;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引导,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文化;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淑珍;王木昌;刘桂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先凡.理论旗帜与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7-102.
- [2]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4):107-110.
- [3]刘志刚.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5,(1):64-67.
- [4]谢舜,赵少钦.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和控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6-21.
- [5]赵晓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求实,2006,(2):224-225.
- [6]刘华,陈德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沧桑,2006,(5):116-117.